歡迎光臨
每天分享高質量文章

蘋果釋出會預示了什麼?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 2.7 分鐘。

昨天,蘋果開了一場春季釋出會,這場釋出會非常不一般。

不管你承不承認,蘋果現在幾乎就是全球最牛逼的硬體產品公司,但是在這場釋出會,蘋果愣是沒釋出一款硬體產品,如果物體信用卡不算硬體產品的話。

簡單來說,蘋果這場釋出會的核心就一個詞,服務。概括來說就四點:

1. 蘋果整合了主流的雜誌訂閱服務,你可以在一個軟體中看絕大多數的雜誌,定價是 9.99 刀每個月,起名叫做 Apple News +。

2. 蘋果推出了一種信用卡,把 iPhone 和 Apple Pay 深度結合,iPhone 上註冊即用,而且可以每日刷卡返現,起名叫做 Apple Card。而且這個卡還可以申請物體卡,可以說是極簡設計了,可以想象果粉們一定會是收藏必備了。

3. 蘋果推出了遊戲的訂閱服務,一次訂閱就可以暢玩 100+ 以上的獨佔遊戲,起名叫做 Apple Arcade。

4. 蘋果聯合一些巨星,包括斯皮爾伯格等等,推出了一系列的原創劇集、電影、電視節目,起名叫做 Apple TV +。

是的,全是服務,而且都是訂閱式的。

釋出會之後,一大堆人說,蘋果不行了,沒啥創新了,確實,創新遇到瓶頸了,而且一個現實是,手機類似的硬體產品,發展到現在這個時代,要想說每年都有特別驚艷的創新,真的太難了,就是喬布斯在世,也不可能一直創新,縱觀蘋果近幾代的產品,說有創新也確實都有,但是再也不會像以往那種驚艷的創新了。

而且我們都知道,蘋果的硬體利潤特別高,iPhone 一直是蘋果的利潤支柱,但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至今,智慧手機的增量市場基本到達瓶頸了,相信蘋果也意識到這種情況,再想像以往,單純的靠硬體的創新,單純的靠手機的大賣,來讓每年有足夠的增長不太可能。

雖然增量市場到達瓶頸,但是蘋果在全球有 14 億使用者,而且粘性超級高,現在做 app 的不都是流行看日活,看使用時長麼?如果把蘋果手機當成一款 app 產品看待的話,它的日活和使用時長那是相當嚇人,我敢說沒有一款產品能超越 iPhone 使用者的粘性,這個時候,蘋果的硬體產品,就是一種載體了,也是最大的優勢了。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單單 iPhone 上的 App Store 就能給蘋果創造巨大的利潤,那能不能在 iPhone 上締造更多的軟體產品與服務呢?

所以,蘋果破天荒的釋出了一場沒有任何硬體產品的釋出會,這是一個開始,蘋果能不能靠著更多優質服務,孕育出更多的類似於「Spotify」、「Netflix」甚至「Amazon」這樣的公司不得而知,但起碼可以看到蘋果發力服務的決心。

我們知道,以前雷總從說過,小米做硬體不賺錢,小米靠價效比吸引那麼多使用者,然後靠著手機上的軟體和服務來賺錢,然後一直做到如此規模。但是要知道,蘋果硬體利潤巨大,現在也要開始發力軟體和服務了,而且看起來擁有的使用者群層次,使用者規模,以及各種資源都相對更有優勢的多,更何況蘋果一直都是做生態的,現在硬體最牛逼,軟體也不錯,未來如果各種服務也能同樣牛逼,這種商業閉環與一體式的使用者體驗,是相當可怕的。

除此之外,我還想說幾點:

1. 蘋果率先發力的是,內容訂閱式服務。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資訊泛濫,資訊噪音太多,優質內容、優質資訊反而變得越發稀缺與珍貴,不管是 Apple News + 還是 Apple TV +,都是提供的優質原創內容,可能是文字,也可能是流媒體或其他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精神層次的追求永遠都是剛需,而好的優質內容,永遠都有市場;

2. 對普通人來說,獲取優質內容的渠道也越發珍貴,別看一堆免費資訊獲取平臺,某浪也好、某條也好,上面其實一堆垃圾資訊,吸引你一堆註意力,這對每個人的資訊篩選能力是種考驗,其實變相的也浪費了你的一些時間與精力,而時間恰恰是最寶貴的。

3. 蘋果推出訂閱式內容服務,而且特別強調,不會根據你的喜好和演演算法來給你個性化推薦,這其實表明瞭一種態度,對於有明辨能力的,對於相對高層次的人群,有能力知曉自己感興趣的點,自己選擇優質渠道訂閱優質資訊,而不用接受平臺給你推薦的垃圾爽文,不用沉浸於不用思考就獲取的自我滿足感,這才是對自我提升有要求,對渴望獲取優質資訊人群的一種正確方式。

4. 未來,很多產品其實都會有增值服務的,因為服務上的創新相對簡單容易些,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服務也顯得越發有價值,以後創業,會更多的跟服務結合,未來可能會是趨勢。

總之,不管國內能不能用到以上服務,不管你是不是嘲諷蘋果創新到頭了,不管你在不在用蘋果裝置,這次釋出會都很有意義,對網際網路行業來說,我們看到了行業標桿未來瞄準的方向,對蘋果來說,也許這是個全新的開始。

    贊(0)

    分享創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