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每天分享高質量文章

牛逼的思維方式都是倒逼出來的

導讀:創新的機會一輩子也許只有一次,但創新思維需要長期訓練,想要做出顛覆式的創新,首先要會問出“元問題”。四個找到“元問題”的思維訓練方法,和六個案例。


最後一個小問題,為什麼本文的序號是倒著寫的?

08

在特斯拉之前,所有人都認為新能源汽車應該是經濟的、小型的、家用的汽車,而馬斯克用Roadster的問世,證明瞭電動汽車以前走過的路,都!是!錯!的!

這是一款超級跑車,它的前五名使用者是除了他自己,還有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以及eBay的共同創始人傑夫·斯科爾,量產客戶從布拉德·皮特、喬治·布魯尼到施瓦辛格,幾乎就是一張全球名人榜。

為什麼馬斯克會敢把電動車做成跑車?他有一段闡述:“我們運用‘第一原理思維’而不是‘比較思維’去思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於比較——別人已經做過了或者正在做這件事情,我們就也去做。這樣的結果是隻能產生細小的迭代發展。‘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說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看到裡面的本質,然後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想要做出顛覆式的創新,首先要用“第一原理思維”,問出“元問題”,之後所有的技術方向都圍繞這個“元問題”。

07

電動汽車的“元問題”是什麼?

電動汽車是一個片語,從語法上分析,汽車是中心詞,電動是限定詞。

比較思維就是從“限定詞”入手,電動嘛,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經濟……於是,我們的思維就被這個“限定詞”限定住了。

而“元問題”,是回到“汽車”這個中心詞,汽車的發明就是為了讓人類擁有更快的速度,汽車消費的本質不是為了省油,而是跑得快——更恰當地說,是追求跑得快的感覺,尤其是那種一踩油門的強烈推背感。

為什麼電動汽車要做成超級跑車?電動機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掛擋、換擋,一腳踩下去,電流就上去了,加速特別快。最新的Model S 的百公裡加速超過了驚人的 3 秒,價格卻比其他超級跑車便宜很多,豈有不讓人心動之理?

馬斯克透過“元問題”的思考,把電動車做得比大多數汽車都接近車的本質,這就是特斯拉的成功之道。

06

元問題思維,不僅僅用於理論研究和產品開發。

垃圾處理問題,一直是全球大城市的難點,而臺北市在此方面的成功經驗受到廣泛關註,被譽為“臺北經驗”,也是馬英九引以為傲的政績之一。

在臺北垃圾新政之前,垃圾回收費是按照水費的一定比例徵收的,這是一種典型的“比較思維”,都是公共服務嘛。但效果並不好,不但有失公平,而且完全沒有讓市民主動培養環保意識。

臺北垃圾新政的核心是垃圾從量計費,市政垃圾車只收取環境保護局指定的垃圾袋,價格為每升新臺幣五毛,分類垃圾免徵處理費,使用非專用垃圾袋會被重罰。

垃圾新政的妙處在於,用市場激勵手段推行環保,垃圾分類做得越好,垃圾產生得越少,越省錢,所以效果非常明顯,人均垃圾量減少了65.2%!

我們看看臺北市政府是如何定義垃圾處理的“元問題”——

是的,我們是要向市民收費處理垃圾,但這是元問題嗎?再想一想,我們是要減少垃圾排放?不錯,這進了一步,可這仍然不是元問題。再進一步,我們是希望市民減少生活垃圾,保護環境?沒錯,這非常接近了,可這是市政府的“元問題”,卻不是市民的“元問題”,再想一想,如何離使用者需求更進一步?

“元問題”就是:如何讓市民從垃圾分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不是空言環保?

不過事後諸葛亮簡單,找到“元問題”卻很難,因為比較思維是人類的思維慣性,下麵是四個找到“元問題”的思維方法。


05 找到“元問題”的思維方法之一:回到需求本身,而不是改進現有方案

2010年的時候,我還在房地產廣告行業,因為政策的影響,當時房地產市場發生了一個延續至今的變化——主力戶型從改善型大戶型變成首次置業的緊湊戶型產品,這對於戶型設計的收納功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如果使用“比較思維”,很容易想到的是把儲藏室變小,或者與其他空間功能合併,但這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嗎?

即使是改善戶型,收納也是個以前沒有解決的問題。很多消費者換房子,都覺得原來的房子“不舒服”,至於什麼樣的房子舒服,消費者不清楚,開發商也不清楚,給出的解決方案就很粗暴——換大房子。

當你仔細研究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你會發現,收納的問題不在於“收納”,而在於尋找。據統計,我們生活中至少有10%的時間浪費在找東西上。也就是說,收納的核心不是空間,房子越大越難找東西,我們都有為了找一樣東西,而把家裡翻個遍的經歷。

這就找到了“元問題”——消費者並不一定需要一個專門的儲藏空間,而是讓“放東西”和“找東西”更方便。

從這個“元問題”產生了“根技術”:家庭收納的重點在於“把東西自然擺放在平常會經過的動線上,讓收納成為家人隨手就能辦到的事情”。

2010年後,很多新戶型都取消了儲藏室,變成了玄關櫃、衣櫃、儲藏櫃、櫥櫃、清潔鏡箱等若干部分組成的收納系統。

再接下去,就是很多設計原則,比如:在哪裡使用,就在哪裡存放;最好的位置,留給經常會用到的物品;不太會用到的物品,放到比較高的位置、或者櫃子比較深的地方……

再接去,要考慮很多細節,比如鞋子,既要考慮當季與過季的鞋子的位置,也要考慮高幫和低幫對高度的要求……

甚至有很多情感需求,比如愛買名牌包包的女士,如何讓包包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我剛剛服務房地產時,因為太暴利,這個行業比種田還粗放,到我離開時,因為限購提高了入住率,因為消費者的覺醒,這個行業的產品已經相當人性化,這正是得益於放棄改造現有方案,而回到消費者需求的“元問題”思考。

04 找到“元問題”的思維方法之二:比較思維仍然重要,但重點在於找到“例外”

知識管理方法是利用比較的方法建立“知識系統”,但如果我們的現有解決方案都不理想時,“比較思維”的重點就不是尋找類似的解決方案,而在曾經出現的“例外”中淘金,甚至是尋找打破常規的“黑天鵝”。

《漢書》裡講了一位叫丙吉的宰相的故事。外出巡視時,遇到一宗殺人案,他看都懶得看,但在路邊看見一頭牛不斷地喘氣,他卻立刻停下來仔細詢問附近的村民發生了什麼事。

丙吉說:人命關天的事,地方政府一定會管,我不必去過問;但牛喘氣是一件不尋常的事,說不定會發生牛瘟或者別的事情,地方政府又不一定會註意到。

這正是管理學的原則,也是找到“元問題”的思維方法:用制度去管理正常現象,而管理者的大部分精力應該放在“例外”現象上。

你有一個很麻煩的客戶,總是投訴奇怪的問題,你會覺得他很煩,還是把他當成一個有價值的“例外”去研究?

你管理的銷售區域,有一個小區成績一直很好,你是憑直覺認為小區經理有能力,還是該“例外”的區域可能有不同尋常的機會?

法國科學家龐加萊有一段話:“正是例外讓事情變得重要起來。我們不去尋求相似,我們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別,因為它們最富有啟發性。”


03 找到“元問題”的思維方法之三:把自己放在新人的位置上

商業史上的大部分創新都是由外來新勢力實現,這是一個發人沉思的現象。

經歷過早期windows系統的人,一定玩過“掃雷”或“紙牌”遊戲,為什麼做作業系統的微軟要做這樣的小遊戲?

因為windows系統引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裝置——滑鼠,它首先必須改變使用者的行為。微軟把自己當成一個電腦行業的新勢力,希望透過這兩款遊戲,訓練使用者使用滑鼠,學習單擊、雙擊、拖拽等操作。

遺憾的是,當微軟處於這個行業的壟斷地位時,它也喪失了把自己當成一個“新手”去改變使用者習慣的動力。

早在1998年,微軟內部就開發出了採用觸控式螢幕產品,但蓋茨不喜歡它,因為它的介面“不像Windows”,不是為滑鼠鍵盤輸入設計的。

Windows就是上帝,一切創新都必須相容Windows。這個標準扼殺了微軟內部的許多創新。

思考“元問題”需要資深人士的經驗,但從“元問題”出發的“根技術”又會危害資深人士的既定利益。大公司的創新如此之難,以至於微信成為一個絕無僅有的例外,但如果微信是出自QQ團隊,那麼它從一開始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同樣的問題,我曾經問過護膚品專案的合作伙伴,“安翠×佰能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周嘉偉:“既然你使用的是成熟的無防腐技術,為什麼那麼多頂尖國際品牌沒有使用?”

他的回答是:“在這個美容護膚行業,最創新的產品都不是來自大公司的實驗室,而是來自於一個作坊,一個小的製劑廠。加防腐劑的做法已經如此通行,已經構築了巨大的市場,無新增只是裡面非常小的分支。那麼,誰會願意去革自己的命呢?”

事實上,我們的無防腐護膚產品的“元問題”,並不是“不新增防腐劑”那麼簡單,消費使用一款護膚品絕不僅僅因為它無防腐劑。

02 找到“元問題”的思維方法之四:專註思維與發散思維結合

薩爾瓦多·達利,看過他的作品,也許你會覺得這是一個天才,但他的靈感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為了想象組合、具象化,達利有一套創意訓練方法。

他在經過長時間的構思,極度疲倦的時候,坐在一把椅子上,手裡握著一把鋼勺,全身盡可能的放鬆,讓思維在發散樣式下四處遊走,你擔心他會睡著嗎?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時鋼勺會掉在地上,忽然醒來的達利就進入專註樣式,迅速把剛剛的想象到的畫面記錄下來。


當你長時間用專註樣式考慮一個問題時,你會有許多想法,有一些是造成問題的思維,有一些是解決問題的思維,但你找不到它們之間的聯絡,因為元問題常常以變形的方式隱身其中。

達利的方法,就是把專註思維與發散思維的結合,讓我們把造成問題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分離開來。

01

最後,你應該已經發現了,本文的編號是倒著寫的。

事實上,這是我平時寫文章的常用方法之一。不知道寫什麼時,從一個明確的結論開始,一步步往回倒推。而且,當你從“7”開始寫時,你不會寫到“5”就結束,一定會嘗試寫到“1”,看看會不會冒出新火花。只不過,為了閱讀方便,本文僅僅把序號倒寫。

找到“元問題”也是一樣,如果從“1”開始,可能你想到“3”就覺得差不多了。

創新思維從來就沒有什麼武林秘笈,即使日常工作中絕大多數時候不需要“元問題”思考,你仍然需要大量的訓練,跳離“舒適區”。

好的思維方式都是逼出來的。

作者:人神共奮的李剛

來源:人神共奮(ID: tongyipaocha)

推薦閱讀


全球100款大資料工具彙總(前50款)

大資料時代的10個重大變革

大資料七大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物聯網

日本老爺爺堅持17年用Excel作畫,我可能用了假的Excel···

Q: 你找到自己最需要解決的元問題了嗎?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覺得不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絡: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文章,請在公眾號後臺點選“歷史文章”檢視

贊(0)

分享創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