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每天分享高質量文章

央視又出9.3分神作,讀書才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導讀:最近,央視推出了紀錄片——《西南聯大》,一播出,就在豆瓣拿了9.3分。

有人說,被這段百看不厭的歷史,承包了全年淚點。

“西南聯大,心嚮往之。”

它的存在本身,就足夠成為一代人的精神滋養。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網易公開課(ID:open163)

1999年,中國授予23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其中8位,出自同一所學校。

有人覺得難以置信。

事實上,這所學校,還培養出了2名諾獎得主、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100多名人文大師以及174名兩院院士。

這就是由三所大學臨時合併而成的西南聯大,僅僅在昆明存在了8年零8個月畢業生不過3343

但就是它,被稱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中國最好的大學。

許多著名學者的重要著作,都在這8年時間內鑄成。

如錢穆的《國史大綱》,馮友蘭的“貞元六書”,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等,著作的數量與質量,至今難以超越。

01 傳奇的老師,牛叉的學生

西南聯大,由當時的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三所名校組成。

這次合併,看似強強聯合,實際是迫不得已。

1937年盧溝橋事變,北平淪陷,北大清華兩所頂尖名校,開始後撤。

天津抗日大本營私立南開大學,也幾乎被日軍全部炸毀。

局勢殘酷,但人才培養絕不能停滯。

就這樣,三所學校南遷至長沙,後定址昆明,組成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校徽的三角分別代表原來的三所學校 / 《西南聯大》紀錄片

三所大學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共同組成常務委員會,共同領導校務。

▲常務委員會三名成員 / 《西南聯大》紀錄片

一所傳奇大學的序幕,就此拉開。

故事,先由人說起。

1. 傳奇校長——張伯苓、蔣夢麟、梅貽琦


張伯苓就讀於新式學堂,曾留洋讀書。

在天津,他與教育家嚴修一起,創辦了一系列南開學校。

老舍與曹禺曾這樣稱贊張伯苓與南開:

知道有中國的,便知道有個南開。這不是吹,也不是嗙(pǎng,自誇),真的,天下誰人不知,南開有個張校長?!

而張伯苓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同學蔣夢麟,曾任南京第一任教育部長。

有人稱,蔣夢麟是民國教育史中,僅次於蔡元培的第二號人物。

蔡元培卸任後,他接任北京大學校長,並帶領其走向中興。

張伯苓和嚴修的學生梅貽琦,則是清華大學校長。

因年紀最小、清華實力儲存最為完整……西南聯大校務,他出力最多。

後清華大學教授、西南聯大學生黃嚴複在書中寫道:

梅貽琦是“一個時代的斯文”。

他為人中正平和,平時觀點“從眾”,創造了良好的學術自由風氣。

行事穩重,不偏不倚,哪怕在日軍飛機轟炸時,都能保持著文人的儒雅;但在大事決斷前,他利落乾脆。

所以,同學們都願意“擁護梅校長”

領導班子的團結,是聯合辦學的關鍵。

最初,張伯苓曾對蔣夢麟說:我的表,你戴著。

這在天津話裡,是“你代表我,我全權支援你”的意思。

蔣夢麟轉頭又對梅貽琦講:三人中你最年輕,你要多擔當。


▲三校的師資、經費實力對比,清華佔優 / 《西南聯大》紀錄片

這當然與清華本身的實力留存分不開。

但另兩人的“不爭”,更是成就佳話的原因。

如蔣夢麟說的:在聯大,我不管就是管。

▲北大師生群議聯大不公,後蔣夢麟以錢穆發言表態:此乃何時,勿再議 / 《西南聯大》紀錄片

張伯苓、蔣夢麟的“權力”讓渡,梅貽琦處理三校關係的不偏不倚,給西南聯大的奇跡8年,奠下了第一份堅實基礎。

2. 人才薈萃——不同尋常的大師

三名校長先進的的辦學理念與治學水平,帶著西南聯大在嚴峻的形勢下繼續向學。

更為傳奇的是,當時西南聯大的師資水平,是如今任何一個學校都無法達到的。

據統計,1941年在西南聯大任教的179名教授和副教授,其中156位有留學經歷。

全校各學院院長也都是留學歸來的博士,既接受過傳統文化的教育,又與世界學術前沿接軌。

▲哈佛燕京學社社長裴宜理談西南聯大的大師 / 《西南聯大》紀錄片

聞一多、陳寅恪、湯用彤、馮友蘭、沈從文、錢鐘書、吳晗、錢穆、費孝通、吳大猷(yóu)……

每一個,都是現代史上響噹噹的人物。

▲西南聯大部分教師合影 / 《西南聯大》紀錄片

96歲的翻譯大師許淵沖,至今念念不忘自己在西南聯大的經歷。

朱自清、聞一多、沈從文、羅庸……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好的國文課。”

▲許淵沖自述聯大國文課 / 《西南聯大》紀錄片

3. “文人相輕”——沈從文趣事

名流薈萃,連沈從文這樣的新文學創作大家,都顯得有些“不具備師資”。

研究莊子的劉文典,就公開看不起沈從文

劉文典是國學大師,他上課之時,吳宓(mì)等老師也會趕來聽講。

他曾說:在西南聯大,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400塊錢,我該拿40塊錢,沈從文該拿4塊錢。可我不會給他4毛錢!

意思是,沈從文根本不配做西南聯大的教授。

甚至碰到日軍飛機轟炸時,劉文典還不忘譏諷他一番:

我跑是為了儲存國學經典,學生跑是為了保留希望,可是該死的,你跑什麼跑?

可沈從文的課,卻受到不少學生愛戴。

每次上課,沈從文總是夾著一大摞厚厚的書,把自己批改好的作業和找來的書交給學生。

有些資料不容易找到,他就自己抄。抄完捲成捲,再發給學生。

這樣認真做學問的教師,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學生。

▲曾翻譯《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翻譯家巫寧坤回憶沈從文 / 《西南聯大》紀錄片

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的汪曾祺,便是因為追隨沈從文,才來到西南聯大讀書。

他寫過一篇有許多對話的小說,交給沈從文批閱。

沈從文說,“這不是對話,這是‘兩個聰明腦殼打架’。”

不真。

▲汪曾祺《人間草木》片段 /《西南聯大》紀錄片

多年以後,汪曾祺練成了沈從文式的寫作風格,同樣寫出了平淡如水、卻回味悠長的文字。

4. 穿城聽課——聞一多的美感

聞一多曾在西南聯大開了十來門課程,包括《詩經》、《楚辭》、古代神話等。

面對枯燥的話題,總能想出精彩的講述方式。

學生們說,聞一多是一名好演員,上課帶有美感。

▲學生們對聞一多的評價,是極具美感 /《西南聯大》紀錄片

這樣精彩的課,吸引了很多理學院、工學院的學生。

哪怕花費在路程上的時間,要超過聽講的時間,大家還是不辭辛苦、穿城去聽。

▲工學院到文學院,幾乎穿過了半個昆明城  / 《西南聯大》紀錄片

5. 落後西南——為“諾獎”奠基

文科教授聲名赫赫,物理、數學系的教授也著作等身,年紀輕輕,便在國外發表過幾十篇論文。

落後的西南,也有前沿的科學存在。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那時候只是西南聯大一個普通的學生,大四那年才有機會上到吳大猷教授的課。

就是這一年的課,把楊振寧領進了一個關於對稱的領域,為後來的諾貝爾獎奠定了基礎。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感謝吳大猷教授的教誨 / 《西南聯大》

另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也是吳大猷的學生。

當時的歐美學者稱,世界的教育中心有三個:美國,英國,還有中國昆明。

正是這些真正的大師匯聚一堂,才讓西南聯大熠熠生輝。

02 艱辛的生活,阻擋不了求學的熱情

精神上充實的師生們,現實生活卻並不是那麼理想。

來自不同地方的師生們,到達學校就花費了很大的精力。

1. 跋山涉水——千里求學

後來成了翻譯家的楊苡(yǐ,曾翻譯《呼嘯山莊》),高中畢業後,要上的南開大學在盧溝橋事變中被毀。

無學可上的她,在聽說三所學校聯合創辦的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後,毅然前往。

到達,卻不是那麼簡單。

她從天津出發。

一路途經香港、越南海防;之後再換乘條件極其簡陋的“悶罐車”火車……

輾轉多時,才最終抵達昆明。

▲楊苡輾轉去西南聯大時乘坐的火車 / 《西南聯大》紀錄片

現為中科院院士的潘際鑾(luán),也有這樣的經歷。

家鄉江西瑞昌被日本轟炸機襲擊後,他便隨父母一路逃亡。

跋涉過贛南、湖南、廣西、貴州等地後,才最終到達雲南。


▲潘際鑾從家鄉轉向昆明的路線圖 / 《西南聯大》紀錄片

上學路難。在那個戰火紛飛的特殊年代,物質生活條件也艱苦。

2. 生活艱難——提心吊膽

西南聯大的校舍只能修建在之前是墳地的荒地上,小、擠、臟、亂……

鐵板房的校舍,只有糊著竹紙的木格方窗子。

下雨時非但沒有遮擋雨水的作用,還會一直叮鈴咣啷、發出響聲。

宿舍空間有限,40個人就擠在一個宿舍——茅草房。

下鋪的兩張床一併,便能形成一個小隔間,誰發出了動靜,整個宿舍的人都聽得到……

▲西南聯大40人住一起的學生宿舍 / 《西南聯大》紀錄片

室內沒有燈,室友們只能一起,藉著窗戶外的光線看書;

臭蟲肆虐、不能洗澡……

吃飯更是每個人,“爭先恐後”要做的事。

每日吃的“八寶飯”裡只有紅米、稗子、穀子,甚至夾雜著石頭子和耗子屎。

即使是這樣,也要搶著才能吃飽。

因此,西南聯大的學生,尤其是男孩子們,便採用了一種特別的盛飯形式——“飛碗”:先盛半碗,迅速吃完後立馬再盛一碗。

這樣就能在短時間內吃到更多的飯,不至於餓肚子。

▲盛飯時的“飛碗”  / 《西南聯大》紀錄片

女生們因經濟拮据,就選擇吃胡蘿蔔。吃著胡蘿蔔聊詩詞,是當時再常見不過的事情。

▲西南聯大的女生吃著胡蘿蔔談論詩詞的場景  / 《西南聯大》紀錄片

老師們,條件也沒有好很多。

教授們齊住在原本是穀倉的大院中,因為地板縫過大,甚至樓上一掃地,底下的人家就要做好灰塵掉下來的準備。

▲西南聯大教授吳達元之女回憶教授合住穀倉大院 / 《西南聯大》紀錄片

本沒有多少的工資,遇上戰時高漲的物價,只能一省再省。

為了節省生活開支,聞一多隻能帶著孩子在寒冷的冬天裡,用後山小溪裡的冷水洗臉,美名其曰“鍛煉身體”。

在窘迫的現實面前,他們不得不被逼著做出更多選擇。

物理教授吳大猷透過養豬補貼家用,一邊照顧生病的妻子,一邊堅持研究著書;

聞一多會幫別人刻章:石章每字100元,象牙章每字200元。

▲正在刻章的聞一多 / 《西南聯大》紀錄片

以此維持一家人正常的伙食,還換來了學生辦印刷廠的錢。

▲聞一多給葉公超刻的章 / 《西南聯大》紀錄片

條件的艱苦,對於西南聯大的師生來說,忍忍也就過去了。

真正難的,是每日的提心吊膽。

時不時的大量轟炸,校舍不斷被摧毀,生命時刻受到威脅。

安全警報響起時,所有人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向附近鄉村跑去。

▲空襲來臨時,學生們大散逃的場景 / 《西南聯大》紀錄片

3. 剛毅堅卓——激情歲月

但即使這樣,西南聯大的教學行程也未被打斷。

學校、學生適應轟炸時間點,調整每日授課時間;遭遇大轟炸的第二天,學校正常上課,未因轟炸而停止:

露宿一夜的教授們繼續堅持講書;學校的職員們在露天房子裡辦公。

▲被日軍轟炸後,正在露天積土房子裡辦公的西南聯大各部職員 / 《西南聯大》紀錄片

學生們為了不落下課程,堅持自學,也利用簡陋的裝置設施繼續實驗研究……

西南聯大的師生們,在戰火紛飛的條件下,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剛毅堅卓”的校訓。

一起用共同的信念,度過了8年艱難但又激情澎湃的歲月。

03 有大寫的人,才有大學

西南聯大校長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翻譯過來便是:一個好大學的關鍵,是有好教授。

西南聯大,之所以成為教育史上的奇跡,離不開西南聯大人的氣節與風骨。

國難下,一群滿腹經綸的知識分子,以單薄的身軀,頂住烽火,屹立於天地間。

西南聯大陳寅恪的父親,著名詩人陳三立,在盧溝橋事變後為保全氣節拒絕進食而死。

而留學歸來的陳寅恪,七七事變前,一個月的薪水有480元。

若在淪陷區謀一個好差事,十分容易。

且當時他不幸右眼視網膜脫落,想要治療,留在北平是最好的選擇。

但在北平繼續生活,進出都要對把守計程車兵敬禮。

面臨危機與敵人的羞辱,苟且存活,有違文人的傲骨。

▲中國社科院研究院聞黎明談西南聯大人的精神 / 《西南聯大》紀錄片

陳寅恪最終還是放棄了治眼睛,離開北平,用剩下的一隻眼睛繼續教書工作。

▲陳寅恪子女回憶陳寅恪失明過程 / 《西南聯大》紀錄片

在一個個重要的時代節點,他們放棄高薪閑職,挑起啟迪民智的擔子,用親身經歷示範了氣節二字。

在兵荒馬亂的時代,他們和這座烽火下的學校一起,在歷史的洪流中挺直脊樑,詮釋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骨和家國情懷。

這群將個人理想與家國理想融為一體的人,有對學術研究非功利性的熱愛,有對學生天性的尊重,有嚴謹的治學態度。

▲西南聯大教授,著名教育家、圖書館學家黃鈺生談聯大培養理念 / 《西南聯大》紀錄片

以至於連痛苦不堪的遷校路程,都被看作是接觸真實世界的教育。

▲遷校本身,即是教育 / 《西南聯大》紀錄片

教授們更是在戰火中保持事必躬親的求索態度,為中國文化尋找出路。

▲西南聯大學生,曾建立中國第一個藝術學系的藝術家張道一回憶上課過程 / 《西南聯大》紀錄片

特殊背景下的知識分子埋頭鑽研,患難與共,由此而造就的學術氛圍:自由,而不散漫。

▲巫寧坤認為聯大除了學識,更是影響了自己的品格 / 《西南聯大》紀錄片

西南聯大學生,中科院院士王希季曾對自己的一次機械學考試“耿耿於懷”。

那次老師要求結果準確到小數點後三位,但他因計算尺限制,便沒太在意這回事。

結果這個題什麼都對,就是沒有準確到第三位,最後老師給了自己零分,機械學考試不及格。

“可以說沒有昨天的零蛋,便沒有今天的導彈。”

▲中科院院士王希季回憶西南聯大  / 《西南聯大啟示錄》

《無問西東》中的靜坐聽雨,也浪漫地發生在西南聯大。

昆明的茅草房,一到雨季,就開始漏雨,雨聲甚至可以超過講課聲。

這堂課上,老師重重地在黑板上寫下“靜坐聽雨”,帶學生感受著自然的奇妙與魅力。

他們對大學精神的理解、思想的開放,為學生帶來的是一生的追求和自由。

在老師影響下,西南聯大的學生對知識有著無窮的好奇心。

▲西南聯大教授吳大猷《回憶》談學生李政道 (諾貝爾獎獲得者)/ 《西南聯大》紀錄片

教學資源有限,身邊一切都可以成為學生們延展的課堂。

沒有合適的地方去,他們就到昆明的各個茶館裡,一壺白開水,便可以撐起一下午的討論;

沒有儀器,氣象學的老師就叫學生手指蘸水,以感應風向;諸如此類,不勝列舉。

那時候流傳著一句話,“昆明有多大,西南聯大就有多大”。

而面對外辱,他們也有鮮明的立場,將血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據記載,8年間,西南聯大一共有800多人入伍,加上長沙臨時大學時期,從軍人數達1100多人。

西南聯大,也成為抗戰時期從軍人數最多的一所大學。

▲西南聯大烈士碑 / 《西南聯大》紀錄片

個人取捨上,他們永遠是先大義,再小我。

1968年,獲得“兩彈一勛”獎章的郭永懷,從青海基地趕回北京的途中,不幸飛機失事。

遺體被髮現時,他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

懷裡,是安然無損的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


▲郭永懷與警衛員牟方東/ 《西南聯大》紀錄片

他們一次次用血淚和詩意守護著、傳遞著中國的文化血脈。

即使畢業超過半個世紀之久,學子們依舊堅守著在那裡學到的一切,就像他們自己所說的——“根在聯大”。

▲中科院院士王希季 / 《西南聯大》紀錄片

西南聯大的校訓是“剛毅堅卓”,這群師生早已為它做了最好的解釋。

寧折不彎的傲骨,學富五車的先生,意氣風發的同學……

西南聯大,哪怕飽受戰火摧殘,仍在中國教育史上絕無僅有。

▲翻譯家楊苡,翻譯代表作《呼嘯山莊》/ 《西南聯大》紀錄片

懷念西南聯大;

懷唸的其實是自由獨立的學術精神;

熱血澎湃、刻苦求學的青年榜樣;

靜坐聽雨、投筆從戎的無畏風骨。

就像《無問西東》裡說的,“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底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無畏、自由和真心,永遠都不會過時。

[1]徐蓓.《西南聯大》.雲南省委宣傳部與中央新影集團.2018

[2]田本相,《曹禺傳》.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

[3]沈從文晉升教授風波:劉文典公開表示瞧不起,人民網文史

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5/0123/c392691-26439601.html


本文轉自公眾號“網易公開課”。網易公開課,分享你想要的知識。公眾號:“網易公開課”(ID:open163)微博@網易公開課。

贊(0)

分享創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