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每天分享高質量文章

從每天3條到每年3條,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發朋友圈?

導讀:在朋友圈年滿六歲的時候,有人開始拒絕朋友圈了。

“朋友圈”這個最初被設計為“分享生活點滴”的功能如今變得日趨多樣;人們耗費在朋友圈的時間逐漸增長——

在這波浪潮下,有的人如魚得水,樂在其中;但有的年輕人卻選擇了拒絕,他們不再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或者是對熱點事件針砭時弊,你只能看到他們偶爾的贊,點開頭像,發現他們已經許久沒有發朋友圈,或者僅三天的朋友圈顯示可見,沉默成了最明顯的群體特徵。

但筆者認為朋友圈的沉默並不絕對代表冷漠,它背後有著多種多樣的原因,或個性化或是群體特徵,今天讓我們隨著三位採訪物件走進朋友圈沉默。

作者:羅錦霖

來源:S-Tech(S-Tech1014)

原因01 朋友圈社交語境的消解

“朋友圈也是有語境的”

“很早以前發的朋友圈,會有自己或者大背景的特定環境,許多內容特定人群看了會覺得有意義或者有趣,但是其他不相干的人看起來,沒了特定語境地支援,常常會變得非常尷尬或者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相較之下,我更加願意將有趣的圖片分享到其他的社交平臺,平臺上關註我的人要不是我的朋友要不就是我不認識的人,我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能夠享受分享生活帶來的原始的快樂。”

人的社交需求是動態性的,隨著人們的年齡增長或者常住地遷移,人的朋友圈也會不斷的迭代和擴大。人們會基於不同圈內好友的身份構建一套特定的範疇、經驗與自我呈現的認知(呂冬青,2016),形成特定的社交語境。

比如在同學聚會時大家侃侃而談、觥籌交錯,但是當老師加入到同學聚會中時,氛圍會立刻變得嚴肅起來,因為在不同的社交語境,人的自我呈現方式不同,而其他語境的範疇、樣式也沒辦法適用於新的語境。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不同語境,但人可以感知不同語境並且自動的切換相處樣式,比如開會時保持謹慎,聚餐時活潑大方。

然而微信的好友來自於多個朋友圈,社交語境不同,“微信朋友圈”功能不能夠讓人們靈活的切換語境,在不同的語境展現不同的面貌。微信朋友圈中的“標簽”功能嘗試彌補這個缺陷,讓使用者分享不同的朋友圈給不同的群體;但是人際關係的複雜性決定了“標簽分類”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準確和令人滿意;同事可以透過交往變成朋友;朋友可能因為矛盾而變成路人;機械化的微信沒有辦法識別到變化的一切並且幫你切換標簽。

當“微信朋友圈”中人越累越多就會出現語境消解(註釋:“語境消解”,用以代指給使用者帶來“矛盾、不確切、誤導性語境線索”的數字社交語境),“微信朋友圈”中的人員構成模糊,範疇模糊,相處樣式模糊,最後可能導致用戶逃離這個語境。

人的社交需求從根木上說是生物性的、動態的、靈活的。現行社交工具的工具理性和機械性不可能滿足人對語境管理的需求,二者之間存在著根本性矛盾(呂冬青,2016)。

原因02 自我呈現與身份焦慮

“由於我是做HR的,經常需要加很多應聘的人或者公司同事,聯絡人結構發生了變化,而朋友圈內容也和最初的定位不同,發朋友圈會有顧慮,有時候發朋友圈不希望被看到太多和自己相關的東西,畢竟和所有人關係沒那麼好;而且工作之後必須要註意自己的形象、保持一定的人設,不能夠隨意的展露自己的情緒或者觀點,這樣會顯得自己比較的幼稚。”

走入職場的人幾乎都需要自我形象的管理。發朋友圈不僅僅是表達情感,也是一種自我呈現,透過轉發深度推文,展現精英氣質;釋出出國旅遊的圖片,展現有錢有閑的生活等。在資訊過載的時代,朋友圈創造出了一個共享的閉環資訊系統,朋友圈的內容能夠呈現個人的社會地位從而給圈內人留下一種印象。

研究表明,朋友圈中強關係聯絡人(家人朋友等)越多,朋友圈的印象管理程度越低(劉硯議,2015)。

也就是說,朋友圈中熟悉的人越多,發朋友圈越不會在意自己的形象,因為強關係聯絡人不會因為你釋出的內容而改變對你的印象,但與此相反的是,朋友圈中弱關係聯絡人(公司同事或者領導等)越多,你越會刻意維護自己的形象,塑造某種人設。

但,有人設必然擔憂人設崩塌。

朋友圈的自我呈現是無止境的,人設也需要相對應的內容來維護,而當缺乏內容維護的時候便會產生身份焦慮,身份焦慮聚焦於對自身角色和地位的不確定性,過多看重他人對自身的評價(田娜娜,2015)。

身份焦慮在朋友圈的直接體現為不願意釋出和自己人設不相符的朋友圈或釋出朋友圈之後的焦慮情緒;比如拒絕釋出旅遊朋友圈,擔心上司認為自己不努力工作。

人們樂於在朋友圈中展現最完美的形象,但又焦慮於如何維護自己的形象,久而久之,不少人選擇少發朋友圈或者退出朋友圈或者選擇其他的小眾社交平臺釋出圖文,享受“世外桃園”般的快樂。

原因03 虛擬社交冷漠

“還記得剛接觸微信那會兒,真的挺沉迷的,經常刷朋友圈,看看大家分享的文章,瞭解一下老朋友的動態,不過隨著時間推移,聯絡人蜂擁而入,新鮮感消耗殆盡,朋友圈分享內容魚龍混雜,我就覺得沒意思了,感覺到了一種明顯的倦怠感,所以就很少發朋友圈並且很少看朋友圈了,微信在我這變成了一個普通的交流工具而已。”

雖然文章開頭提到了朋友圈沉默並不是冷漠的代名詞,但是厭倦於虛擬社交的人大多數會保持朋友圈沉默。

研究證明,現階段的微信社交不僅不能夠替代現實社交,而且虛擬社交使用頻率越高,現實中互動越少,孤獨感越強(2016,楊運簡)。

高強度的微信和“朋友圈功能”使用會導致對微信的倦怠感和孤獨感。雖然微信上每天有無數個朋友圈更新,可以瀏覽到所有親近或者不親近的朋友的動態,收取到過載的資訊,給人一種每天都被所有資訊簇擁、深處交際圈中心的假象,但是長此以往,人們會發現自己瞭解到的只是朋友們“公開”的動態而已。

真正屬於交際圈的訊息自己無從得知,也不會在朋友圈分享;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原來同屬於相同交際圈的人或許因為各種原因分道揚鑣,兩人交際圈不再有交集,透過朋友圈瞭解到的資訊是支離破碎的,也沒有太大的社交價值。

當兩個人缺乏朋友圈點贊之外的深入社交的時候雙方交際圈會相應分離,也會變得漸漸不再關心對方的動態,對朋友圈的內容不再關心。

潮起潮又落,朋友圈這個象徵社交世界最熱鬧的地方,卻在新世紀的某一天成為“孤獨”的代名詞,它變得安靜又沉默。這讓我們反思,當一款社交產品無限延伸改寫我們幾乎生活全部的時候,它還是當初的那個朋友圈嗎?

參考文獻:

[1] 呂冬青(2016). 微信朋友圈“語境消解”的定性研究.

[2]毛琳(2017). 你在扮演,你被“困縛”,你所在的,是一個“假”的朋友圈, 虎嗅網

[3] 楊思亮(2015). 你的朋友圈還有朋友嗎? 虎嗅網

[4] 劉硯議(2015). 微信朋友圈中的“印象管理”行為分析.

[5] 田娜娜 汪夢君(2015). 微信的自我呈現與身份焦慮.

[6]楊運簡(2016). 微信交往中的社群感與孤獨感——以大學生為例.

據統計,99%的大咖都完成了這個神操作


更多精彩


在公眾號後臺對話方塊輸入以下關鍵詞

檢視更多優質內容!


PPT | 報告 | 讀書 | 書單

Python | 機器學習 | 深度學習 | 神經網路

區塊鏈 | 揭秘 | 乾貨 | 數學

猜你想看

Q: 你每天發幾條朋友圈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覺得不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絡: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請在後臺點選“歷史文章”檢視

贊(0)

分享創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