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每天分享高質量文章

BAT人工智慧生態時局圖:全面戰爭爆發前夜

人工智慧正在最關鍵的路口。

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一定要結出實際的革命成果。廣闊天地,誰能大有作為?

很多AI創業公司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突破,但具備強大的AI技術儲備,並且有能力滲透到幾乎所有領域的玩家,目前來看主要還是BAT三家。

這場AI“賦能”的戰爭,較量的是平臺、技術、場景、生態等多方面的綜合實力。百度喊All in AI,騰訊喊AI in All,阿裡蓋起達摩院。

誰能在新革命中笑到山花爛漫?

短兵相接的前夜,我們繪製了一幅時局圖。

01 BAT時局

為了一爭高下,BAT下註或早或晚,但都離不開幾件事,例如組團隊、做研發、建生態等。

到現在,三大巨頭在人工智慧上的佈局已經能看出大致輪廓。

百度

百度在AI領域的野心,最初顯露於2013年1月,深度學習研究院(IDL)的創立。

後來李彥宏陸陸續續建成了五大實驗室,除了深度學習實驗室之外,還有矽谷人工智慧實驗室、大資料實驗室、增強現實實驗室和深度學習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這些實驗室的研發成果歷經5年的整合,逐漸形成了一個平臺體系:百度智慧雲和百度大腦。智慧雲提供計算的基礎設施和資料的獲取、分析、標註能力,而百度大腦,整合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演演算法,再將AI對語音、影象、影片、AR/VR的感知能力和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使用者畫像等認知能力開放出來,就形成了百度AI開放平臺。

根據百度最新公佈的資料,百度大腦現在擁有80多項核心AI能力,超過37萬名開發者和合作夥伴,每天被呼叫2.19億次。這些呼叫,來自百度內外。

對內,百度將AI能力輸送到百度現有的各個產品之中。主業搜尋自不必說,從一開始就受惠於AI技術的進步,包括手機百度、愛奇藝等應用也在AI的驅動下不斷提升,2016年推出的資訊流業務也在迅速發展。對外,百度走上開放平臺的道路,主推DuerOS和Apollo。

陸奇一年前降臨百度後,透過多種方式對業務進行了梳理和聚焦。核心當然就是上面兩個平臺,他們都各自成立了新的事業部進行支撐,當然也有醫療等業務被直接砍掉。

當然,百度在其他方面也一直有嘗試,比如金融、機場、新零售等場景下,百度也在不停地開拓,一步一步積聚力量,構建自己的下一個生態。

不過總體來說,無論是從“All in AI”的技術投入來看,還是從所有能力彙總於百度大腦、全力推進Apollo、DuerOS兩大平臺的佈局來看,百度似乎在把自己的AI力量集中起來,向著最重要的行業,單點突破。

最近陸奇在CES明確表示:“我們認為自己是一家旨在加快創新的AI公司,致力於實現AI技術的產品化和商業化。我想強調的是,最重要的是將該技術商業化,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阿裡巴巴

眾所周知,馬雲不喜歡“人工智慧”這個說法,偏好機器智慧。說辭的變化不影響本質。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湧向AI的浪潮中,阿裡也在2017年推出“NASA計劃”和承載它的物體組織:達摩院。

達摩院的研究領域可謂廣撒網,涉及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演算法、網路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互動、晶片技術、感測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可以看出,AI在其中佔據了半壁江山。達摩院的主要任務,是在全球範圍內建實驗室招攬人才,和高校建立合作。

實際上,阿裡AI研究起步的遠遠早於達摩院,這家公司大部分AI基礎研究成果,出自2014年成立的資料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也就是iDST。

比如最近機器閱讀理解方面取得突破的阿裡團隊,就來自iDST。當然阿裡內部體系眾多,展開AI研究的部門也不少。例如在“雙十一”期間,商品推薦、客服、海報宣傳、運營維護等方面均有AI技術的加持。螞蟻金服也在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中,把AI技術作為一個重要的亮點。

另外,不喜歡“人工智慧”這個詞的阿裡,還有一個以之為名的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它不止是一個研究機構,還承擔著基於AI技術打造平臺、推出產品的職責。目前,他們除了天貓精靈智慧音箱和搭載的AliGenie作業系統、AliGenie語音開放平臺之外,還推出了AR開放平臺和AR內容平臺。

從2017年末開始,自動駕駛也成為了A.I. Labs發力的領域之一。

和自帶產品開發職責的A.I. Labs不同,iDST的研究成果走進現實世界,依靠的是他們打造的一個個“大腦”。這兩年來,阿裡雲相繼推出了ET城市大腦、ET醫療大腦、ET工業大腦、ET環境大腦、ET航空大腦,將AI能力與大資料和雲端計算結合起來,在各個垂直市場跑馬圈地。

阿裡最近,在努力將這些大腦們整合為一個統一的平臺:阿裡雲ET大腦。2017年最後一場雲棲大會上,ET大腦正式釋出,所佈局的領域也不再限於原本的城市管理、醫療、工業、環保、航空,同樣走上了“廣撒網”之路。

騰訊

騰訊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只投入一支團隊。在人工智慧上也是一樣。

要論基礎研究,騰訊有AI Lab、優圖實驗室和微信AI實驗室三大機構,優圖專註於計算機視覺技術,而AI Lab和微信AI在研究方向上雖然叫法不同,但多有重合,都是AI實驗室標配的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和計算機視覺。

根據各個實驗室列出的合作伙伴和案例,這些實驗室的技術,大部分都輸送到了騰訊各條產品線之中,成了微信裡的語音轉文字、影片音樂新聞的推薦和排序、QQ的高能舞室、天天P圖的軍裝照……

但是,就算產品體量龐大如鵝廠,也承載不完“AI in All”的野心。

騰訊的AI技術也同樣尋求著在更多垂直領域的落地應用,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醫療平臺騰訊覓影。在金融、安防、政府政務、智慧零售等等領域,騰訊也都將AI技術與自身的社交、支付、地圖、小程式等等技術結合起來,推出了垂直解決方案。

另外,騰訊也有類似於百度大腦的“AI開放平臺”,在深耕的垂直領域之外,將自己的AI技能開放出來,供應給開發者。不過,目前這個“開放平臺”的使用者案例,依然是以騰訊內部產品為主。

在戰局最喧鬧的自動駕駛和對話式AI平臺上,騰訊也分別投入了不止一支團隊,開始造平臺、積累合作伙伴。

雖然騰訊進軍AI的時間較晚,但是能明顯感到動作和決心都很大。


02 重點戰場梳理

矛盾有主有次。

雖說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三家也各自有欽定的重點方向。但仍有一些是戰場是重中之重,也是未來BAT在人工智慧技術落地的過程中,有可能最早展開廝殺之地。

對話式AI

人機互動的重大革新、下一代服務入口、下一個Android、家庭的控制中心……種種期待,讓用於智慧裝置的對話式AI成了BAT爭奪最激烈的領域。

百度有DuerOS,阿裡有AliGenie,騰訊則至少有兩個:騰訊雲小微和移動網際網路事業群(MIG)的叮噹。

如果我們以智慧音箱銷量來評判對話式AI系統的發展,很會做生意的阿裡似乎沖在最前。2017年7月,阿裡AI Labs初次亮相,釋出了一款智慧音箱:天貓精靈X1。這款音箱,雙十一降價促銷,當天賣出了100萬臺。

但是,賣音箱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天貓精靈背後的終極標的,還是一個關於AliGenie開放平臺、生態系統的夢想。

這個生態系統的夢想,BAT都有。

百度雖然直到去年底才推出渡鴉raven H智慧音箱,但最新的資料顯示,DuerOS開放平臺釋出半年時間裡,已新增130餘家合作伙伴,落地硬體解決方案超過20個,每月新增5款以上搭載DuerOS的裝置,改寫家居、車載、移動各個場景,機頂盒、電視、冰箱、音箱、機器人、車載、手機、耳機等各類裝置。

為了守住這個領域,百度除了在北京和矽谷建設AI龐大的團隊之外,還收購了兩家創業公司:做語音互動和自然語言理解的Kitt.ai,和後來推出了raven H音箱的渡鴉。

內部競爭還未分勝負的騰訊勢頭也很猛。公開亮過相的兩個團隊裡,叮噹的發展速度似乎更快一些。2017年4月,它作為一個“語音助手”以App的形態釋出,12月20日,釋出了首款合作硬體1More耳機。截至目前,叮噹雖然沒有推出名為“硬體開放平臺”的東西,但他們的“生態夥伴計劃”也的確很見成效,做機器人的優必選、做音箱的哈曼、造車的廣汽、做手機的魅族、努比亞等二十多家硬體廠商,都在騰訊叮噹的合作案例名單之上。

相比之下,騰訊雲小微的硬體開放平臺和技能開放平臺仍處於內測狀態,除了和華碩一起造的機器人之外,沒有太多關於合作伙伴的聲音傳出。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似乎在硬體之外,開闢了一條退路:智慧客服。

智慧音箱先行的AliGenie同樣不是天貓精靈專屬,它的硬體接入平臺頁面上,也展示著十多家合作伙伴。另外,AliGenie還推出了垂直行業智慧語音解決方案,想在家居、移動硬體之外,為對話式AI開闢出新場景。

自動駕駛

2億輛汽車和200多家OEM車廠,勾畫出一個有更大想象空間的產業。

BAT在出行這件事兒上向來不安分,戰火從地圖、打車軟體一路燒到了自動駕駛。

如果我們將時間倒回一年之前,你可能會發現,“自動駕駛”這個話題,幾乎還只有百度一家在談。而2017年過完,BAT已經悉數入局。最後一個傳出訊息的,是阿裡。

阿裡的自動駕駛業務目前還處在招兵買馬階段。12月中旬開始,阿裡官方網站上開始出現自動駕駛相關的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崗位,另外據36氪報道,這個團隊中有不少無人車創業公司nuTonomy的舊部,已經開始面向車廠做介紹。

在這之前,阿裡和車廠的交集,都圍繞著網際網路汽車作業系統發生,最親密的盟友可能要數上汽。阿裡和上汽合作打造的斑馬智行,已經推出了“全球首款網際網路汽車”榮威RX5。美國大廠福特、Tier 1供應商德爾福也是阿裡的合作伙伴。除了這些合作伙伴之外,阿裡還投資了一家國產電動汽車廠商:小鵬。

在投資車廠這件事上,出手最闊綽的當屬騰訊。除了先後入股創業公司蔚來和威馬,騰訊還在二級市場投資了特斯拉5%的股權,甚至秘密在矽谷投資了一家自動駕駛公司。

而騰訊本身的自動駕駛業務,據說已經到了全面研發、多次路測的階段。

在自動駕駛進展還不夠清晰的當下,騰訊的合作伙伴,也大多與AI in Car車聯網系統相關,廣汽、長安、吉利、比亞迪、東風柳汽、博世都和騰訊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絡。

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者,其實已經被科技部點了名。2017年11月,科技部公佈首批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其中自動駕駛方面依託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入局最早的百度,和阿裡騰訊早已不在同一個發展階段。百度已經圍繞Apollo與博世、大陸、一汽、長安、奇瑞、北汽、金龍等90多家企業達成了合作,也探索出了一條清晰的路線——還是在這個領域打造一個Android。

Apollo,是百度2017年4月啟動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要為合作伙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體平臺,幫他們搭建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到2018年初Apollo 2.0的釋出,雲端服務平臺、軟體平臺、硬體平臺、車輛平臺在內的四大模組全部開放,釋放了在簡單城市道路上自動駕駛的能力。一切,都按照去年7月公佈的路線圖進行著。

按計劃,2018-2020年,百度會加快開放速度,直到最後能讓合作伙伴完成完全自動駕駛。

但對於Apollo來說,更重要的還是生態。所謂生態,不僅僅是被賦能的車廠,Apollo還為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而建立了基金,要在未來3年投出100多個專案。作為一個開源系統,創業公司、高校實驗室同樣是Apollo的夥伴。

和騰訊一樣,百度也投資了威馬汽車,也投資了共享出行平臺首汽約車。此前百度還投資了自動駕駛關鍵部件鐳射雷達的核心廠家Velodyne,相關技術開放商xPerception等。

金融

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戰場,是金融。

阿裡旗下的金融巨頭螞蟻金服和阿裡雲都在嘗試賦能金融機構。

2017年1月以來,螞蟻金服開始逐漸轉變自己的定位,嘗試用自身積累的技術能力來賦能、服務金融機構。夏天,螞蟻金服在理財和保險領域,向金融機構開放了“理解使用者”、“最佳化投資策略”和“使用者與金融產品匹配”三個層面的能力,後來,AI客服能力、智慧影象定損技術等等也相繼開放。然而這還並不是螞蟻金服AI佈局的全貌,首席資料科學家漆遠說:“螞蟻AI技術將成熟一個,開放一個。”

2017年底,阿裡雲又釋出了ET金融大腦,要幫合作伙伴風控、營銷和客服方面提高效率。

相比之下,騰訊向金融行業合作伙伴提供的技術就顯得比較錶面,沒有涉及風控這樣的專業垂直應用,而只是將更為通用的身份檢測、客服等能力註入其中。

你可能想不到,百度,也是這個戰場上的一個重要玩家。雖然百度金融這一年來在to C市場上聲量不大,但這家“All in AI”的公司,在金融上也要將“智慧化”堅持到底。

在11月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金融技術負責人許東亮說,百度金融已經賦能近400家機構,為機構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為它們提供安全防護、智慧獲客、大資料風控等服務。

百度金融據說還在謀劃更為獨立的未來。

醫療

要說AI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不少人都會第一個想到醫療影像。

在這個領域,百度在醫療事業部部分團隊轉入AI體系之後就悄無聲息,但騰訊和阿裡都在搶佔佈局。

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中,騰訊就以醫療影像平臺“覓影”入選。騰訊覓影釋出於2017年8月,最先推出的是早期食管癌篩查。後來,覓影又相繼推出早期肺癌篩查、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篩查、乳腺癌早期篩查等醫療影像技術,還基於自然語言處理推出了AI輔助診療、病案智慧化管理產品。

騰訊覓影結合了AI lab、騰訊優圖、TEG架構平臺部等團隊的AI技術,由網際網路+合作事業部牽頭建立。推出至今不到半年,騰訊覓影已經有了西門子醫療、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深圳市南山人民醫院、中山醫院等十幾家合作伙伴。

馬化騰此前表示,醫療與AI是非常好的落腳點,未來騰訊在醫療方面會做更多的事情。

阿裡入局AI醫療其實比騰訊還要早。2017年3月底,ET醫療大腦首次亮相,宣稱具有虛擬助理、醫學影像、精準醫療、藥效挖掘、新藥研發、健康管理等功能。

與騰訊思路不同的是,ET醫療大腦的技術並非都出自阿裡內部,而是聚集了不少合作伙伴一起提供服務,比如做面板檢測的宜遠智慧、分析病歷的惠每醫療等等。

目前的阿裡雲ET醫療大腦,能夠提供影像智慧診斷、智慧病歷診斷、語音醫囑錄入、醫療意圖識別、輔助管理決策、家庭慢病管理、DNA序列分析等功能。阿裡在醫療方面,還跟華大基因、上海華山醫院、浙江衛計委等機構展開合作。

另外,阿裡去年也在醫療方面有一些投資佈局,包括嘉和美康、Prenetics等。騰訊的動作也不少,去年已經披露出來的醫療相關投資包括:VoxelCloud、Grail、企鵝醫生、Practo等。

零售

不管是新零售還是舊零售,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阿裡在這個領域都有天然的優勢。

先梳理一下AI給阿裡自身業務帶來的變化。機器人客服“阿裡小蜜”,雙11當天承擔95%客服諮詢;機器智慧推薦系統,雙11當天產生567億不同的貨架;AI設計師“魯班”,雙11期間,設計4.1億張商品海報;華北資料中心運維機器人:接替運維人員30%重覆性工作……

與AI之於百度的搜尋業務一樣,AI之於阿裡的電商業務也具備天然的賦能加成。除了上面提及的進展,螞蟻金服還基於AI技術推出客服機器人“小螞答”,以及AI助力的車輛定損服務“定損寶”等。

阿裡還搞出了無人零售咖啡店。無人商店,是一個未來非常有意思的趨勢。

此外,阿裡在新零售思想的指引下,還大舉投資了一批線下零售相關企業,包括:企加雲、大潤發、東方股份、新華都、易果生鮮、銀泰、bigbasket、聯華超市……

可以想見,阿裡在零售方面的生態佈局,一定會成為其AI技術應用的重要場景。

零售不是騰訊的強項,不過騰訊也提出了“智慧零售”的概念。騰訊COO任宇昕對此解釋稱:騰訊希望的是透過’去中心化’的方式,把平臺能力開放給廣大品牌商、零售商以及商業地產等合作伙伴。

騰訊表示將提供場景、大資料、AI技術支援,以及騰訊全產品線,幫助商家量身定做解決方案,幫助線下門店實現資料化和智慧化,讓消費者與商品之間,實現跨場景的智慧連線。

現在已經有一些案例出現了。例如在深圳、廣州的一些服飾連鎖零售店裡,騰訊的AI技術提供了人臉識別、客戶畫像、精準推薦等技術支援。其他方向還包括餐飲連鎖、快消等等。

零售更不是百度擅長的方向,不過百度在這方面也有所行動,正在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準備賦能。有意思的是,已經離職的前任百度研究院長林元慶,創業服務的第一個大客戶,就來自零售領域。

來源:量子位

精彩活動

福利 · 閱讀 | 免費申請讀大資料新書 第23期

推薦閱讀

2017年資料視覺化的七大趨勢! 

全球100款大資料工具彙總(前50款) 

論大資料的十大侷限

大資料時代的10個重大變革

大資料七大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物聯網

Q: 你還看好哪些公司在AI領域的佈局?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絡:hzzy@hzbook.com

更多精彩文章,請在公眾號後臺點選“歷史文章”檢視

贊(0)

分享創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