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每天分享高質量文章

C,Java,Python,這些名字背後的江湖!

(給演演算法愛好者加星標,修煉程式設計內功

作者: 哈爾的資料城堡 /  佘志銘 (本文來自作者投稿)

1.

還記得高中的時候,有一次我們計算機老師問我們班要不要去參加市裡面的 C 語言比賽,當時還小的我對程式設計世界壓根就一片空白。那時候我就想啊,為什麼是 C 語言,那麼 A 語言,B 語言 或者是 D 語言又是什麼呢?

後來就到了大學,學習了計算機知識後才知道 C 語言是什麼東西。 但是,你有沒有過一瞬間感到奇怪,為什麼它就叫做 C語言,Java 就叫 java 而不是叫 J語言? 今天我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程式語言名字背後的故事吧~

2.

Java:今天 Java 技術棧運用已經如此廣泛,Web ,Android ,大資料 等等。但你可能不知道,Java最初是為互動式電視而設計的,而且最開始它的名字也不是叫 Java ,而是叫 Oak。

但是後面發現,不能使用 Oak 這個名字,因為 它已經被註冊了。為了這個事,Sun 公司特地組織了一次頭腦風暴。我們都知道,起名字這種事情,一個人來起最容易,但每增加一個人,起名難度呈指數上升。而當時參與起名的人得有十來個。大家廣泛討論,胡思亂想,最終產生了幾十個名字,而經過一番評選討論,名字個數縮小到十幾個,名單上的名字除了 Java 外,還有 Silk,Lyric,Pepper,NetProse,Neon…等等。

當時會議的人決定從這十幾個名字中選出最終的名字,排名第一的名字叫 “Silk”,很多人都表示同意(好險啊,Java 差點就變成 Silk 了),但 James Gosling(Java 之父)牆裂表示反對,大夥只好作罷,而排第二第三的都讓律師否掉了,最終,排第四的 Java 被所有人接受(鼓掌),這也就有了現在我們熟知 Java 語言。

再說點關於 Java 這個名字的知識,Java 是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英文名稱,因盛產咖啡而聞名。國外的許多咖啡店用 Java 來命名或宣傳,以彰顯其咖啡的品質。Java 語言中的許多庫類名稱,多與咖啡有關,如 JavaBeans (咖啡豆)、NetBeans (網路豆)以及 ObjectBeans (物件豆)等等。

3.

Python:Python 最近幾年可謂是炙手可熱(這個詞不能這樣用,但大家好像都喜歡這樣用,所以我就這樣用了)。它的名字也挺有意思的,意思是蟒蛇。這緣於 Python 的創造者 Guido van Rossum 當時喜歡看一款 BBC 的節目 “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而正好 Guido van Rossum 需要一個簡短,獨特且略顯神秘的名字,因此他決定將語言稱為Python(大神就是任性啊)。

江湖有傳說 Guido van Rossum 去 Google 面試的時候在簡歷上寫了句 “I write Python”。Hr 以為是個寫 Python 的,沒想到是個寫了 Python 的。

4.

C:C 可以說是大多數人的啟蒙語言(起碼對我而言是),那你有沒有想過 C 語言為什麼叫做 C 語言,它前面的 A B 哪去了,它後面的 D 語言又是誰? 其實啊,B 語言確實存在,C 語言叫做 C 語言也是因為它是在 B 語言之後被創造的,甚至它和 B 語言也有不小的淵源。

C 語言是由著名的美國程式員Dennis Ritchie (C 語言之父)建立的,此時他就職於貝爾實驗室。而在這之前,貝爾實驗室就已經有了一門語言叫做 B 語言。而 B 語言是由 Thompson 建立的高階語言,它本身是由程式語言 BCPL(又是一個古老的名字) 的實現。

C 語言與 Unix 系統息息相關,不過最初 Unix 系統是打算用 B 語言寫的,只是因為 B 語言存在某些缺陷,於是 C 語言之父就打算弄出一種新的高階程式語言來完善它,於是就搞出了 C ,而這個過程是借鑒了 B 語言的。

C 對 Unix 作業系統有很大影響。事實上,大多數 Unix 系統包括其內核的很大一部分現在都可以用 C 語言提供。 而後 C 語言不斷改進,一度成為最流行的語言,哪怕到了後面,也一直不斷被其他語言借鑒。

一直被模仿,某些方面也從未被超越,說的就是 C 語言了吧。

5.

PHP:PHP 雖然有鼎鼎大名,但它的全稱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吧(滑稽)。它的全稱是 Hypertext Preprocessor ,雖然按道理應該是叫 HPP ,但可能是因為不大好聽所以叫成 PHP。 最開始在 1994 年,當時 Rasmus Lerdorf(PHP 之父) 在 C 中編寫了幾個 CGI 程式,並用來維護自己的個人主頁。他將它們擴充套件為一種使用 Web 表單並與資料庫進行通訊的工具,並將此實現稱為 PHP / FI(Personal Home Page/Forms Interpreter)。

Lerdorf 最初是在 1995年6月8日於Usenet討論組上宣佈釋出PHP / FI為“個人主頁工具(也就是 PHP1.0)。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奇怪了,上面不是說 PHP 是 Hypertext Preprocessor,怎麼變成 Personal Home Page 了。這是因為啊,Zeev Suraski和Andi Gutmans在1997年重寫瞭解析器並構建了PHP 3的基礎,將語言名稱改為遞迴縮寫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

所以以後請不要叫 PHP 為“拍黃片” 好嗎。。。 🙂

 

【本文作者】

佘志銘,現在在廣告行業的網際網路公司任職研發工程師。愛好思考,寫作。

    贊(0)

    分享創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