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每天分享高質量文章

【智慧】人工智慧會給教育帶來什麼

“人工智慧+教育”(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簡稱AIED。顧名思義,是人工智慧技術對教育產業的賦能現象,本質是人工智慧對教育工作的增強和輔助,將教師和學生從低效重覆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進而提升教學與學習效率,解決了傳統教育中以教師為核心的成本高、效率低、不公平等問題。


教育工作從主體上可分為教育機構(包括學校和培訓機構)、教師和學生,我們就人工智慧對這三方面未來發展做出研究分析。


AIED對未來教育行業的影響


1.個性化學習成為時代主流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教授 認為,“傳統的學校教育無法真正做到對每個孩子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但人工智慧帶來了這樣的機會,透過跟蹤記錄學生的所有學習過程,發現學習的難點、重點所在,從而幫助學生及時調節學習過程,量身定製學習計劃。”


AIED時代,學習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養分析思辨能力、實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一系列機器無法具備的核心素養和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而不是獲取簡單的記憶類知識。


從教育領域來看,北京大學資訊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李曉明 看到了大規模個性化的學習正在成為可能。

“單純的線上教育打破了時空限制,讓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觸手可及,但它目前依舊做不到給予學生精準的個性化學習指導。

然而,在人工智慧與線上教育結合後,一門有著上萬聽眾的課程,透過技術分析就得到了上萬個樣本的資料,把個人的學習行為資料與別人進行關聯比較後,就能定製個人學習路徑,修訂線上課程學習內容

——李曉明



2.教師在AIED時代的轉變

自人工智慧出現起,就存在一種人工智慧威脅論,這種觀點認為人工智慧最終會取代人類。一份對外公佈的聯合國報告顯示,未來很多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包括一些通常認為專業性較強的工作,比如會計、醫生等。那麼,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教師呢?


“教育不是培養流水線上的產品,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教師的言傳身教、面對面的溝通交流都是育人必不可少的環節。”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戴立益表示。

“未來是‘人機共教’的時代。教師作為一種職業不會被取代,並不意味著所有教師都不會被淘汰。重覆性、機械性工作都可以交給人工智慧,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及時關註最新技術進展,掌握如何運用人工智慧技術來分析教學過程中的案例和問題。”

——朱永新

在頂層設計上,今年教育部將啟動人工智慧+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探索資訊科技、人工智慧等支援教師工作。


“面對人工智慧的挑戰,教師應該主動適應資訊科技變革,認真反思、評估那些‘機器無而人類有’的能力,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教育教學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將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轉變為傳統教育的機遇。”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表示。


對於教師來說,能夠與人工智慧系統配合、分析智慧系統的資料報告、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路徑的技能顯得愈發重要。


3.更多教育機構將佈局AIED產品引

目前,眾多教育培訓機構透過戰略合作、建立專門的技術研發部門等方式紛紛佈局AIED產品,以爭取先入優勢,佔領AIED的市場份額。


據統計,現階段教育培訓機構所佈局的AIED產品主要集中在自適應學習部分,如分級閱讀、習題推薦、智慧學情分析。由於教育培訓機構擁有大量學生學習資料,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教育培訓機構佈局AIED領域的產品研發。

現形勢下,教育的發展熱度持續上升,也就造成了各家機構競爭激烈。要想在同質化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就要洞悉時代變化,積極做出改變。


新東方和學而思兩個老牌教育機構早在2015年就開始嘗試“雙師課堂”,作為它們拓展全國市場的利器。

這種利用人工智慧的教學樣式改變了以往教學中,受教案的束縛,授課偏向保守,無法滿足學生個性需求;老師工作量大,導致學情分析準確度受影響等問題。而是真正圍繞學生定製專屬學習路徑,針對弱項強化訓練,以大資料記錄學習全過程,提高分析準確率。並且以移動端為媒介,擺脫天氣、地點、時間等因素幹擾。


這兩個優秀企業對時代發展的準確把握,迅速開拓了二三線城市的巨大市場,為其他教育機構的發展提供了範本。


二者的案例同時也說明瞭人工智慧教育透過提供“嵌入式”方案,與機構和學校構建合作、共贏關係,而不是取代、競爭。教育也變得越來越智慧化、自動化、數字化。


4.人工智慧人才的加速培養

當下,人工智慧日益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如何培養人工智慧人才,也是教育必須回答的課題。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和物體經濟深度融合。


近年來,人工智慧的人才培養正在逐步下移。去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應實施全民智慧教育專案,在中小學階段設定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程式設計教育。今年,人工智慧、物聯網、大資料處理等內容正式進入了全國高中“新課標”。


不少高校也開設人工智慧學院,設立人工智慧相關專業、課程,以更好適應行業發展的巨大需求。


AIED發展的三大支援


1

政策驅動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保持在4%以上。2015-2017年,國家連續出臺三項政策,加速發展中國教育科技。在頂層設計上,今年教育部將啟動人工智慧+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探索資訊科技、人工智慧等支援教師決策、教師教育、教育教學、精準扶貧的新路徑。

財政投入與政策的雙管齊下給AIED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

消費升級驅動

目前,我國居民整體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上升,家長和學生日益重視教育方面的支出以及學校教學質量。家庭對教育的投入增加、對師資要求提高、對自適應學習需求加大。


3

技術驅動

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2012年,AIED的浪潮逐漸開始,從基於語音識別的英語語音測評到基於影象識別的智慧情緒分析,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已經實現十餘種產品型別。由此看來,網際網路基礎與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也同樣驅動著AIED發展。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您們有什麼想法,請點選【寫留言】按鈕,寫下您的留言。



資料人網(http://shujuren.org)誠邀各位資料人來平臺分享和傳播優質資料知識



公眾號推薦:

360區塊鏈,專註於360度分享區塊鏈內容



閱讀原文,更多精彩!

分享是收穫,傳播是價值!


贊(0)

分享創造快樂

© 2024 知識星球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