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演演算法愛好者加星標,修煉程式設計內功)
原創:演演算法愛好者(ID:AlgorithmFans)
2008 年 9 月 2 日,Google 正式推出 Chrome 瀏覽器 beta 版。
2016 年 4 月,Google 曾公開過 Chrome 活躍使用者已達 10 億。同年 11 月 Chrome Dev 大會,Chrome 工程副總 Darin Fisher 公開了一個資料:Chrome 在桌面端和移動端的安裝量已達到 20 億!(這還只是 2016 年的資料哦)
曾經的瀏覽器青銅選手,已是王者,並且已成為網際網路的看門人。
圍繞 Chrome 的聲音,除了贊譽,也有吐槽,並且有逐步增加的趨向。
0、曾經的青銅,如今的王者
10 年前,Chrome 還只是個青銅
2009 年是 Chrome 面世的第 2 年。根據 Statcounter 2009 年4 月的資料,彼時 Chrome 的市場佔有率只有 2%。10 年前瀏覽器市場的王者,還是微軟家的 IE。

(StatCounter 2009 年 4 月資料)
Chrome 碾壓競爭對手
根據 StatCounter 2019 年 4 月資料顯示,Chrome 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 63%。此外,Chrome 在 PC 端的市場佔有率約為 70%。

(StatCounter 2019 年 4 月資料)
Mozilla 的 Firefox 遠遠落後,市場佔有率 5%。Safari 是 15%,這得益於它是蘋果產品的預設瀏覽器。微軟家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已經________。![]()
1、Chrome 控制著標準的制定
雪球效應
現在大多數主流瀏覽器都構建在谷歌維護的 Chromium 基礎上。
Opera 曾經是一個獨立瀏覽器,2013 年 Opera 將自己的程式碼庫換成了 Chromium。
就連微軟的 Edge 瀏覽器,也在 2018 年 12 月宣佈擁抱 Chromium。

這就產生了滾雪球效應,給小眾瀏覽器開發的 Web 開發者越來越少,導致這些瀏覽器轉而使用 Chromium,以避免落後。
這使得 Chrome 的競爭對手,不得不依賴谷歌的員工來完成大部分工作,以保持Chromium 程式碼是最新的。因為 Chromium 是開源的,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對它提出修改建議,但是大多數批准貢獻的程式員都是谷歌員工,任何重大分歧都由谷歌的一小群高階員工來解決。
這引發了一種擔憂:谷歌正在利用瀏覽器及其 Chromium 開源基礎,排擠競爭對手,使整個行業都向有利於它的方向傾斜。
2、Chrome 就是標準
Chrome 在當今非常流行,以至於 Web開發者通常不需要在競爭對手的瀏覽器上測試他們的站點。
諸如 YouTube、Google Docs 和 Gmail 在內的谷歌服務,有時在競品瀏覽器上執行得並不好,這讓沮喪的使用者轉投 Chrome。
Chrome 不再是一艘橫貫網路海洋的船,它正在成為海洋。
Mozilla 前 CTO Andreas Gal 說,「無論 Chrome 做什麼,都是標準,其他人都必須遵守。」
3、Google 多次被指耍手段,打擊競品
Firefox 工程師的吐槽
Gal 在 Mozilla 的 7 年職業生涯中,Google 並沒有公開針對 Firefox。相反,他將其描述為千刀萬斧的死亡:谷歌更新 Google Docs 或者 Gmail,而這些谷歌服務突然無法在 Firefox 上正常執行。
Gal 表示,有許多不明真相的網友,谷歌釋出了一些東西,然後發現無法在 Firefox 中正常工作。Google 說「哦,我們會馬上修複。」但兩個月後,每當使用者訪問這些 Google 服務站點時,他們都會想原來是 Firefox 瀏覽器出問題了,然後他們就轉投 Chrome 了。
Chrome 團隊工程副總裁 Darin Fisher 為此做過辯護,否認有意打壓競爭對手。
微軟 Edge 工程師的吐槽
2018 年 12 月 17 日,就在微軟官宣 Edge 瀏覽器要擁抱 Chromium 不就之後。一位自稱 Edge 工程師的網友在 Hacker News 上發帖吐槽 Google。

我之前在 Edge 團隊工作,我們決定結束 EdgeHTML 的開發,原因是谷歌不斷對其網站進行更改,導致其它瀏覽器無法跟進。
例如,它們最近在 YouTube 影片網站上添加了一個隱藏的空 div 引數,導致我們無法啟用 fast-path 硬體加速(這問題在 Win 10 的 2018 十月更新中應該已經解決了)。
在這之前,我們相當先進的影片加速功能,可以在電池續航方面領先於 Chrome 。但在他們搞破壞的那一刻開始,就開始宣傳 Chrome 在影片播放的續航上優於 Edge 。
令人遺憾的是,Chrome 取得的領先優勢,並非來自於巧妙的最佳化工作,而是 YouTube 網站上動了手腳。總而言之,他們只讓網路變得更慢。
針對微軟工程師的指責,YouTube 發言人說空白 div 是一個 bug,收到報告後修複了。
Brave 工程師的吐槽
JavaScript 之父、 Mozilla 聯合創始人 Brendan Eich,另外搞了一個瀏覽器,叫 Brave。
Brave 主打安全、註重隱私,並且自帶遮蔽廣告和廣告跟蹤器。此外,Brave 是一款開源的瀏覽器,它是基於 Chromium 開發的。

2017 年 8 月,國外知名影片網站 Netflix 突然無法在 Brave 中正常開啟。在收到大量反饋後,Brave 才知道是 Google 的更新導致了 Netflix 改變了 Widevine 的使用方式。
修複這個問題,Brave 花了兩周多。
Brave 的 CIO 曾經在 GitHub 發帖吐槽:小份額瀏覽器受制於谷歌,谷歌在沒有溝通的情況下讓我們停滯不前。
在彭博社的報道中, Brendan Eich 表示 Chrome 已成為間諜軟體。
4、你用其他瀏覽器?
Google 有辦法要你回來
即使人們選擇下載 Chrome 的競品,谷歌也有辦法鼓勵他們回來。
想體驗 YouTube 的現代設計?與其用新 Edge,不如用 Chrome
5 月 28 日,thurrott 網站發一篇文章,國外網友發現,Youtube 網站隨機禁止了部分新 Edge Preview 使用者使用 YouTube 的現代設計,只能用老版設計。

並且還有相關提示:如果想體驗 YouTube 的現代設計,建議使用者下載 Chrome。![]()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YouTube 同一頁面有宣告,稱「我們支援最新版本的Chrome、Firefox、Opera、Safari 和 Edge」。
新版 Edge 是已經基於 Chromium 的哦! ![[二哈]](https://res.cloudinary.com/drjwuomrb/image/upload/v1559992775/zhkkjwl7anbmundd23sz.jpg)
「這個瀏覽器沒有針對我們做最佳化,用 Chrome 吧」
Opera 的創始人譚詠文和資深副總經理富田龍起(Tatsuki Tomita)離開 Opera 後,他倆另起爐灶新,搞了一款瀏覽器,叫 Vivaldi。它用的引擎是 Blink。
Opera 原有不少受歡迎的專屬功能,卻在從 Presto 引擎更換為 Blink 的轉型過程中被削減部分功能而少掉原味。為此,Vivaldi 追求“為我們的朋友而打造”,旨在為原先 Opera 的忠實使用者,如高階技術專家、重度的網際網路使用者,提供原 Presto Opera 的諸多專屬功能,例如自定義面板、筆記、標簽頁組群、單鍵快捷鍵等等。

Vivaldi 公司 CEO 馮·特奇納透露,Vivaldi 瀏覽器在執行 Google Docs 和 Gmail 等谷歌服務時遇到了麻煩。
一些使用者在 Vivaldi 上登入谷歌產品時會收到提示,說 Vivaldi 瀏覽器沒有為他們網站進行最佳化,並建議下載 Chrome。
馮·特奇納認為是明顯針對 Vivaldi。他甚至和 Google 聯合創始人布林談到了這個問題,但他還沒有得到 Google 阻止這種行為的堅定承諾。
5、廣告和使用者資料收集
Mozilla 前 CTO:Google 有經濟動機主導市場
據彭博社報道,Mozilla 前 CTO Andreas Gal 曾表示,即使 Google 沒有試圖破壞競爭對手的瀏覽器,它也有經濟動機來主導市場。
Gal 表示,以前微軟、谷歌、Mozilla 和蘋果之間在瀏覽器市場份額相當,但沒有一家公司擁有絕對優勢……如今,尤其是桌面瀏覽器,Google 絕對是一個壟斷者。
壟斷優勢意味著 Google 為網際網路設定了標準。在這個願景中,廣告和使用者資料收集是預設的。
2019 年 5 月初, Google 宣佈了一項期待已久的決定,即 Chrome 如何處理 Cookies。其他瀏覽器預設遮蔽第三方 cookies,但 Google 選擇讓使用者來決定是否遮蔽。由於 Chrome 的主導地位,這可能是未來的標準。
Chrome 高管:網路需要廣告
贏得瀏覽器之戰,對 Google 的好處遠遠不止讓它為其他 Web 服務建立一個友好的空間。當 Chrome 使用者登入到 Google 賬戶後,Google 可以跟蹤他們瀏覽網頁,對他們訪問的網站進行分類。收集的資料,可以幫助改善谷歌廣告產品服務。
Chrome 工程副總 Darin Fisher 表示,網路需要廣告,讓那些可能無法向出版商和其他網站所有者支付訪問費用的人負擔得起。
Fisher 表示,Chrome 團隊和 Google 廣告團隊相互獨立,但當然兩個團隊之間會有合作,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的,一個自由和開放的網路,”費舍爾說。“讓網路真正偉大的部分原因是,使用者可以消費多種多樣的內容。”
Google 或限制 Chrome 廣告遮蔽外掛
據 9to5google 5 月 29 日報道,Google 應該會對 Chrome 廣告遮蔽外掛做出一些限制。

目前 Chrome 廣告遮蔽外掛,基本都是利用 Chrome 的 webRequest API,在廣告內容載入出來之前,就禁掉了廣告內容。
Google 明顯反對這種做法。在谷歌 2019 年 1 月的 Manifest V3 提議中,對 Chrome 擴充套件系統進行了重大修改,包括許可權系統的修改和廣告攔截器操作方式的根本性改變。
Google 的做法引發了社群的廣泛批評,幾個月後 Google 開發者回覆了社群提出的幾個問題,堅持了原有立場,宣告 Chrome 的 WebRequest API 仍然能遮蔽使用者不想要的內容,但該遮蔽功能將只提供給付費的企業級使用者。
谷歌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廣告。在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最近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表單中,提到廣告遮蔽外掛是谷歌收入的一個「風險因素」。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的反壟斷法教授 Eben Moglen 認為,Chrome 對那些試圖減少廣告投放的服務(比如廣告攔截器),已經變得完全敵視。
6、美國司法部對 Google 發起反壟斷調查
據華爾街日報 5 月 31 日報道,美國司法部正準備對 Google 展開一項潛在的反壟斷調查。
報道稱,Google 可能會因其搜尋和其他業務受到司法部的調查。司法部已經與谷歌的第三方批評者取得了聯絡。
美國的反壟斷調查,可以由司法部或聯邦貿易委員會進行,但這次調查由美國司法部來做。
此前聯邦貿易委員會曾對 Google 提起反壟斷訴訟,此案於 2013 年結案。當時沒有對 Google 採取任何行動,不過 Google 確實同意改變一些業務做法,包括涉及搜尋廣告業務的做法。
知識星球
朋友會在“發現-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內容